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生活」標籤的文章

2021-9-13 什麼是愛情? 愛情是愛的結果,而不是愛的方式

圖片
  「愛情是愛的結果,而不是愛的方式。」 「你看見別人從遠方花田帶來的一朵紫羅蘭,你深深被他的顏色和香氣所吸引,你決心也想到遠方的花田找一朵屬於自己的紫羅蘭,幾年後你終於找到時間來到了這一片遠方的花田,正當你想從中摘取一朵屬於自己的紫羅蘭時,一隻蝴蝶突然飛到你眼前,此刻你知道,與紫羅蘭相比你更渴望這隻蝴蝶。」 網路上有些故事,由老師教導學生,將愛情比喻作在花田、麥田中尋找自己理想的一朵花、一根麥穗,走過一片花園,不回頭地摘下最好的一朵,用作比喻為愛情、婚姻,我認同了一半,不認同結果的描述,更有些像是自我催眠,愛該是遇上合適自己的人,而不是經過計算後的結果,他符合社會上的現象,但卻不是本質。我們每個人,總都被塵世間的事物渲染,期望能有個好結果,期望能符合自己的幻想,過去的我也曾幻想過愛情應有的樣子該是什麼,直到遇見了能付出的對象,才恍然大悟,原來愛情是這麼一回事,來得這麼意外,又變化得這麼快速,就這樣突然間出現在你面前。   我們總會輕易地掉進一個思考陷阱 : 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愛情 ? 這不是該思考的問題,正確來說,這不能思考,愛情是雙方共同經營所得出的結果,是雙方共同為彼此付出的經歷,而不是雙方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方式進行,而我們真正該做的是,找到一位讓自己有興趣接近和付出的對象,嘗試與其相處,共同生活,讓你能好好的去愛面前的這個人,其後就是經由雙方的愛所建立出的情,或許是平淡,或許是激烈,不要對愛有事前的假設,因為你總趕不上變化,就按著當下的這一刻展示出你最好的愛。   有些人說不再相信愛情,是因為他理解錯了愛情是什麼東西,用了錯的方法與對方相愛,到後來受傷後將這歸咎於那從來不是愛情的東西,或是否定那曾經成立過的關係,這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否定了自己得到愛的機會,人必需從經驗中學習和改變,而不是永遠只用同一套方式套在不同人身上,要清楚了解自己,也要清楚了解對方,先要愛自己,然後他才能愛對方,不好好愛自己的人,不能讓別人愛你。   面對愛,首先不要把「愛」幻想得太過美好,期望越高,失望越高,人與人之間必須經歷一個匹配的過程,慢慢地與對方建立關係,然後確定自己的位置,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不同,並沒有準確的方程式,社會上很多條件看似優渥的人也有不少沒有好結果,愛是雙向的,如果你沒有對方想要的東西,就要放手,在感情...

2021-7-5 《齊馬藍Zima blue》: I'm going home.

圖片
女記者Claire:像數百萬人一樣,我聽說齊馬宣布將揭曉他的最後一件作品。這些年來,我多次請求採訪他卻總被拒絕。而現在,不知什麼原因,齊馬想要找我對話。看著這藍色的邀請帖,我無法判斷這藍色是更接近天空還是大海的顏色,還是兩者都不是,「齊馬藍」是一種精確的顏色。 齊馬的過去鮮為人知,據說他的藝術生涯從畫肖像畫開始,但對齊馬來說,人類的這題材實在是太渺小,對深層意義的探索讓他進一步望向宇宙本身,也因此開始創作壁畫。 他的作品無比美麗,有一天,齊馬揭幕了一道壁畫,這幅畫有些不同,在畫的中間,有一塊很小的藍色正方形,這個正方形只是一個開始。在之後幾十年,這個圖形不斷發生了改變及增大,但藍色的色調一直未變,這是齊馬藍Zima blue。 不久後,齊馬揭幕了他第一幅全藍色的壁畫,很多人認為齊馬的創作已經到了極限,但他們大錯特錯。當大多數人提及他的藍色時期時,他們指的是真正巨大壁畫的時期,那些巨大如一座城市,一個國家般的壁畫,但齊馬才剛剛開始。 一幅與星球等大的壁畫在外太空回定著,利用衛星機器將星球的隕石環塗上藍色,再將星球本體也塗上藍色,正是這種奇觀,讓齊馬名揚天下受人愛戴,即使是那些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但名聲從來不是重點。盡管他很成功,齊馬仍然不滿意,接下來要做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次為藝術的極致犧牲。 齊馬:「很高興你能來,Claire,航程感覺如何? 放鬆點,Claire」 齊馬在碼頭處迎接Claire,高大的身軀以及其金屬材質的錠藍色肌膚讓Claire只能回應一句:「Hi」 齊馬:「有些人會覺得我很嚇人,但很快他們就會適應,我上次跟媒體交談已經一百多年前了,我邀請你來是因為我想讓你幫我訴說我的故事。讓我們來個小散步吧」 Claire:他是個英俊的男人,即使他改造成現在這個樣子,曾有個行星名叫哈爾科夫8號Kharkov Eight,專門從事非法機械人改造,他進行了徹底的生化改造,使他不用穿保護衣也能承受極端的環境,他的眼睛能識別所有已知光譜,他不用再呼吸,他的皮膚被加壓聚合物代替,讓他能繼續探索宇宙和與它交流,但齊馬最終意識到宇宙已經道出了它自己的真相,遠比他做得更好。 跟隨著齊馬走上梯級,來到了一處露天的施工地,齊馬:「我對真相的探求引領我到達這裡, 到達將會成為我最後作品的東西,最終,我終於理解了我通過藝術所追尋的事。」 Claire:「那這個游泳池和你所說的有什麼關...

看手機遊戲付費玩家們的態度

圖片
前言: 作為賺錢工具而言,我愛死這種收費抽籤形式的運作,但憧憬人類社會進步和作為設計師的道德守則而言,我痛恨那些愚眛又貪婪的蠢蛋。 「課金」是「收費」的意思,「課金」的「課」是「徵收」的意思,「課金」和「課稅」的概念是一樣的,即課金是遊戲公司向玩家收錢,課稅是政府向人民收錢。 來看一下2017上半年和2018上半年日本市場手機遊戲營收報告 623億日圓換算美金大約就是5.6億美金,如此誇張數字,對比主機遊戲,一款售價50美金賣出500萬套的佳作,所得的收益才2.5億美金,手機遊戲單單上半年就有5.6億,而且是持續每年收益。 對於為什麼課金手機遊戲,我自己常常也是在得不到想要的物件時心癢癢, 但最終還是用理智克服,詢問過身邊的朋友,很多多到的回答是會花少量金錢買一個起始包,我覺得也是合理,但當往後投入更多的課金時,他們總是支吾以對,甚至帶有脾氣給予回答。 最近在某知名出產死屁孩和酸民的台灣的討論區處有一篇文章在詢問該遊戲的玩家課金的理由和動機,我們來看看當中的回應 文章連結 題目是:假設,你願意花2000買魔物獵人,刺客信條,王國之心等3A作品,但面對內容可能不到這些作品百分之一的手機遊戲, 你怎麼會願意花上萬甚至更多?  這是一個很直接,主觀的問題,但卻可以從中看到很多人性的反應 以下節錄一些回應 首先是一些很直接了當的回應 「想花錢 所以課金」 「課金=支持遊戲,還有我想要更開心的玩」 (我明白課金是支持,但你沒有回應機種之間的比較) 「我是覺得 反正都浪費人生浪費時間在上面了.... 幹嘛不玩的爽一點... 時間就是金錢啊」 (依然沒有回應比較)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不過就是圖個“爽”而已 花成千上萬的吃東西,拉出來也是屎 吃的再差都是拉屎,吃的再好也不會拉黃金 所以我玩遊戲花錢也就是買個快樂」 「我主機買回來結果一個月玩不到三次,哪有閒情逸致再買PC大作玩。主要是上班休息的時候能玩一下手遊所以才挑手遊支持。」 「課金就一個爽字 我爽所以課金 不要影響生活 小小投資娛樂 有何不可」 (如果你沒有花十款PC遊戲的錢在一款手機遊戲上面) 「我課金很簡單 遊戲好玩那就夠理由花錢支持廠商」...

2017-1-31 14天西藏短遊

圖片
14天西藏短遊 已經是2016年7月的事情,一直很懶散,忙著其他事情,最後也終於下決心把這段記錄弄好。 其實整段行程也包括10天的成都,但成都真的是太無聊了,算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城市,但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且能去的地方真的不多,熊貓基地、錦里、寬窄巷子,還有呢? 我朋友每年也會在成都住上一段日子,他也說不出來。  想說要說的大部份都在影片裡說出來了,那我就另外講一些要注意的事情 1.提前預定好旅館應該是常識了,有不少旅館是不接待中國以外(香港澳門也當是外國人)的遊客(大陸很多地方也是這樣),臨時才想找旅館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如果要包車也要事先安排好。 2.參觀布達拉宮必須提前買好門票,布達拉宮的門票每年都有限制數量,賣光就沒了。 3.去林芝(3-4天),納木措天湖(1天),羊湖(半天即日來回),可以到當地旅遊社報團參觀。 4.4-5月是桃花季,林芝地區會開滿桃花,旅行社會辦桃花團。 5.如果不想變黑,請準備防紫外光的用品,有時候陽光不強,但其實紫外光強度不低。 6.能看到拉薩市景色的,可以去哲蚌寺,或米瓊日寺,前者是熱門景點,後者比較冷門,而且要走一個多小時的斜坡上山去。 差不多這樣子,如果哪天有想到的再補充。 我在西藏除了住宿(住在朋友家),花費大概就是6000多人民幣。 然後,想為影片最後的總結補充一些話。 我並不是單單針對中國人在說他們不思進取,只是以一個最靠近的對象來表達這個意思,我相信西方的文明國家也有不少人也只把事情做到剛剛好,缺乏像日本般所謂的「職人精神」,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思考自身,有時候做事情能把眼光放遠放大一點,為著人類的整體去做,而不是總顧著自身利益,否則就是出現假食品、隨時爆炸的電子生活家電、詐騙行銷、人口拐子、偷腎賣腎,甚至連最基本的呼吸都被剝奪等等荒謬的事情發生。我只是簡單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得更好,即使是一點點。 最後,對能遇上的所有這些事情,感恩。 Trailer 西藏行Part1 西藏行Part2 西藏行Part3 西藏行Part4 西藏行Part5

2015-9-12 雜文:效應

1、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2、青蛙現象: 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3、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譬如在股市中, 鱷魚法則就是 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4、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遊,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5、羊群效應: 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6、刺蝟法則: 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紮。 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7、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

2015-9-1 在北京生活了兩個月的二三事

圖片
事源是我接獲了在北京演出日本國民英雄「ウルトラマン Ultraman 」的玩具宣傳演出。看看這雄偉的英姿 北京給我的感覺沒有我想像般的差,只少我待了兩個月的時間都沒有小偷把我放在後褲袋的錢包偷了,可是仍然是處於不合格的水平。讓我在北京生活最不爽的是北京的市民大多數都不懂得禮讓,過馬路右轉的車大多數都不會減速,他們覺得你在阻礙他的時間,你應該要讓他先過。地鐵的人永遠都會擋門,他們不會想要讓你先出,門打開,兩邊的人都會爭相進來,車箱內的人只能擠往門中間的位置離開,所以我都會憑著我那健碩的身型跟他們衝撞,好教育他們一番。然而搶地鐵坐位、搶電梯先後,好像都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環,著實非常令人可憐可恨。 雖然還沒有遇過小偷,但我還是有遇到過在車站跟你說從農村來找朋友,沒錢坐車的人來跟你討錢買車票,城市人比較好騙吧 ? 但請不要忘記大多數城市人的出生都是跟你一樣的,騙子們。 我其中一個月的住處旁有一間消防局,平常經過就看到 5~8 名消防員在工作,讓我有了兩個疑問 一 . 怎麼看起來我都比他們健壯 ? 有幾個是比較高,但絕少有看到有比我壯,也看到有幾個是有肚腩。在大陸的消防員這麼容易當 ? 也是吧,就算發生什麼意外,以黨的神力都不會超過 37 個人,所以規管不用這麼嚴格,因為 37 就是上限。 二 . 三輛消防車 + 一輛巡邏車都是外國牌子的車,中國不是強大起來了嗎 ? 中國不是要超英趕美了嗎 ? 官方單位應該要用國產的品牌吧 ? 不是應該帶頭支持產業發展嗎 ? 看來始終身體最誠實。如果你送一台中國牌子的車給那些高幹子弟,可能馬上就可以看到一場煙花表演。 在中國送禮物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在表演的時候曾經有過幾次送禮物的環節,真的讓我非常驚訝,當他們聽到要送禮物的時候是一窩蜂地衝上前並伸手到你面前,甚至是直接抓住你的禮物硬拉下來。 在北京(我想應該是全中國吧),很喜歡把一條很寬闊的路,用鐵柵把路口縮減到僅僅可以讓一個人通過,然後他們說這是人流管制,智障的世界是讓人比較難懂。 有次我在機場餐廳聽遇了一個非常有禮貌的智障,因為中國大陸的飛行空域非常狹窄,且大陸的空軍常常因為他們要執行任務而封鎖空域,常常造飛機延誤。那因為飛機要延誤六個小時,所以航空公司就補償了一張餐卷。那我就在那餐廳遇到了一名智障...

2015-6-16 舊文一則: 我看愛情

一篇寫在 2011 年 7 月 8 日的舊文,回味的感覺,總是會令人一笑。是會心微笑 ? 苦笑 ? 鄙視地輕笑 ? 要看你自己的人生能走到什麼樣的境地。 The right place, meet the right person, 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每一個人都與另一個在交錯,時間上的交錯,空間上的交錯,卻鮮有精神上的交錯。很多人常常擦身而過,有些時候這些交錯會造成雙方的共嗚,有一種說法 : 每個人都是一種能量,散發著他們獨有的波長,當他們遇上跟他們吻合的波長時,就會引導雙方走在一起,這是愛情。普遍的愛情不只一種,有日久生情的愛情、一見鍾情的愛情、先斬後奏的愛情、未被發現的愛情,可是都不一定成功。 什麼是愛情 ? 是日久生情嗎 ? 是一種習慣嗎 ? 認為可以跟他一起共渡餘生嗎 ? 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應該是因為愛情而得到的東西。不應先斬後奏的愛情、不應追求物質上的關係、不應是為了所謂的負責任而強迫自己在一起。可能是未被發現的愛情,因一些事情而改變對另一方的觀感,發現對方其未表露出來的特質,也是一種潛在的愛情。對於我來講,或許愛情應該是一見鍾情、是一種感應、是一種渴求與被渴求、一種互相渴求與被渴求而想要相擁在一起的感覺、一種雙方能量相遇的共嗚。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雙方都能清楚理解對方,由愛情促使去了解對方,由此發展下去,互相提升對方的層次,這是最難的、最渴求與被渴求、最理想、最真摰、最完美的愛情。日久生情的愛情、先斬後奏的愛情、未被發現的愛情,都是在情愛中互相交錯,互相發生。唯獨一見鍾情在這之中鶴立雞群,不被確信,與被放棄。 對於愛情的誘因,對的人錯的時間、錯的人對的時間、對的人對的時間。對的人錯的時間,就算是一位理想的對象,但出現在不適合的地點、不適合的環境、不適合的場合、不適合的時間,你就不算是一位理想對象。相反,就算你不是一位合適的對象,但在適當的地點、場合、環境、時間,這足以把你從「虛假」成為理想對象。 愛情—或許是夢幻的一詞,然而愛情不是單方面的付出、體諒、遷就、改變,能在這亂世中能成就這愛情的又有多少呢。我是一位完美的追求者,一隻丹頂鶴,我只知道,這刻我在錯的時間。 什麼是愛情?     ...

2015-6-6 憶一次小學的經歷:自在的狂燥君

               我想起我在小學最後兩年的時候,來了一位非常頑皮,且帶點狂燥的轉校生。這位狂燥君或許就是因為性格有點問題,全校老師都給他一點特別照顧,不是說要針對他進行懲罰,而是好像提昇了對這位狂燥君的行動的容忍度。除了成績差在課堂之外要留校與其他同學一起補習的相同待遇之外,有時與同學間的爭執、違反學規都好像特別得到了老師的關懷,甚至有時候會有說有笑。他當時在我看來非常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我不自覺得被他吸引,甚至跟隨著他活動。自然地,我被學校的老師盯上了,給予我 " 特別招待 " ,甚至有一次抓起我來破口大罵「他是一條瘋狗,你還敢跟著他 ! 」從此之後,我開始減少與這位狂燥君的接觸,也因如此讓我對我的小學階段懷有深深的唾棄般的經驗。         認真回想起來,除了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和那位狂燥君之外,其他平凡的同學就像是隱形人一樣,不被正視,可有可無,直到你浮誇地引起別人注意。或許這位狂燥君者在其他學校可能又是其他不一樣的待遇,甚至是比普通學生更差的招待,但對於那一位狂燥君我真正憧憬的是他那一份我行我素,活得自由。直至今天,我對這份自由的追求,絲毫沒有減弱。

2014-8-13 人類該做的事

圖片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12/03/lion-tiger-bear-negligence_n_4374091.html 曾經我質疑人類,為什麼會存在於這星球上,又或者是為什麼被帶到這星球上。 人類存在於這星球上能令這星球帶有什麼益處,這段影片解開我的疑問。 我們被賦予知性,並不是要成為王者、君臨天下、唯我獨尊。 而是使到其他生物也能了解到什麼是「愛」,而人類就是在這之間搭起了橋樑的作用。 人類為他們解決生存的問題,弱肉強食的因由,那就是糧食問題,以致不用再互相殘殺,免於生活在恐懼之中。 可悲的是人類沒有展示他們該有的天性,反而墜落地模仿著星球上原始生物的行為自相殘殺,甚至是滅絕其他生物。 或者人類仍需要時間成長,又或者這場實驗早就已經宣告失敗。

2014-4-13 神魔沒有錯,神魔只是反映出這個社會的狀況。

圖片
這幾天,神魔又傳出抄襲BGM 恰巧地找到一篇談論到神魔道德價值觀的文章。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174627 重點就在於文中所講的「我們要先想辦法活下去啊」,想必每個人都在小時候都經歷過課文抄寫的時間,除非抄寫是自發性,否則課文抄寫是一件極之無聊且缺乏效率的事情。 沒有人喜歡抄、再做一次已經存在的事情,因為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理論上。 是的,在實際上,我們很多事情都必須要抄。就上面提到的重點「活下去」,在我們這個過時且失衡的社會制度下,我們往往不得不做這些事情才可以活下去,再進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這就是我們正在生活下的社會制度。 曾幾何時,我也非常之鄙視神魔,但當我嘗試深入探討神魔所造成的環境原因的時候,我才發覺神魔也只不過是「世界運行的正常程序」而已。在背後的真正大魔王,是我們自身、身邊的周遭旁人,是我們鼓勵了這種風氣,是我們助長了這種生存之道,是我們把世界弄得如此萬劫不復。 只要你願意,馬上刪除神魔,沒有人上線,保證馬上倒。 如同放棄吃肉,這個世界不再有一分生靈塗炭。 富人放棄財富,這個世界不再有分配不均。 民眾反抗惡人,這個世界不再有極權主義。 但你會嗎?你願意嗎? 你會做嗎? 神魔沒有錯,神魔只是反映出這個社會的狀況。而助長它的是這個社會,與同為命運共同體的你。